close

【纳书楹曲谱、集成曲谱错腔校正《琵琶记》的《賞荷

《賞荷》

今校
此齣之曲譜及劇詞係以道光年間遏雲閣曲譜為底本,並兼綜葉堂納書楹曲譜及集成曲譜和粟廬曲譜,並以南詞定律及九宮大成傳承的崑曲聲腔格律斠理今存曲譜之錯誤之處.按此齣【一枝花】、【滿江紅】、【燒夜香】、第一隻及第二隻的【梁州新郎】,以及第一隻的【節節高】與第二隻【節節高】的合頭至末句,及【尾聲】這些隻曲牌,於九宮大成裡都有崑曲傳承的正確唱腔譜存世.今並取之(有些今日戲場演出或清曲又加了其他的襯字者今亦加之,以從眾,如果行腔妥,以取遏雲閣的配腔為準,否則再稍理之).而只有【懶畫眉】、兩隻【桂枝香】、及第三隻【梁州新郎】,與第二隻的【節節高】的首句至合頭止的這幾隻曲牌係今須校正之對象使不合腔格處皆予以斧正之.

【懶畫眉】遏雲閣全同納書楹,而葉堂並沒有在這隻曲牌上動手腳,故每一個字的基腔都在的各個應訂基腔位置上,與之完全相符.第一隻【桂枝香】裡『此曲』二字原本基腔應在Sol,葉堂擅改為高音
 Do,但比對第二隻【桂枝香】在同句同字上的『除了』二字的基腔,葉堂訂的仍是和基腔相同的Sol,可知第一隻裡的『此曲』二字的基腔明顯地是葉堂即興隨口改掉的,不符【桂枝香】曲牌此二字應有的聲腔之定格(基腔)及旋律,而第二隻的『除了』兩字,葉堂沒有隨口起興隨便改掉,而存原本崑曲基腔之真,遏雲閣、與眾及粟廬都襲葉堂之誤.還有『新』字基腔魏氏訂在Sol,而葉堂此處擅改為Mi,但比對第二隻【桂枝香】在同句同字上的『昭』字的基腔,葉堂訂的仍是和應訂基腔相同的Sol,可知第一隻裡的『新』字的基腔也很明顯地是葉堂即興隨口改掉的,不符【桂枝香】曲牌此二字應有的聲腔之定格(基腔)及旋律,而第二隻的『昭』字,葉堂沒有突生奇想改掉,而存了原本的崑曲基腔之真,遏雲閣則發現了葉堂之誤.並沒有依從納書楹葉堂亂改的腔.與眾、粟廬曲譜從葉堂亂改之腔,故亦誤.所以遏雲閣曲譜還比較正確可取;『愁』字陽平聲,行腔不佳,太低,聽如上聲字『醜』之腔.

第三隻【梁州新郎換頭】裡的『南軒』,遏雲閣之基腔有誤,反而葉堂遵基腔格律沒有亂改掉.但反而與眾、粟廬從遏雲閣而致誤;『面』為去聲字且非襯字,葉堂行腔在陰平聲基腔位置上,唱成陰平聲了,後生各譜從葉堂而誤;『雲』基腔應訂Mi,葉堂擅改至Sol,各譜皆襲其誤;『從』基腔應訂Re,葉堂擅改至Sol,各譜皆襲其誤;『湯』字為陰平聲字,上一字『蘭』為陽平聲字,葉堂一律訂成低音La,任何一個稍明陰陽八聲與行腔關係的,都會知道恐怕有錯吧,怎麼陽平聲字和陰平聲可以配同樣的音,
〔但明白基腔的話,真是可以有這種情形,這是若有曲牌的上一字的基腔比下一字的基腔高小三度時,但此處不是〕這樣一來,不就唱不準字音了嗎,即使光注重把行腔打造的光鮮亮麗,唱法漂亮,口法是如何的好的一些主腔派的崑歌調腔師(調是如調酒師的調字一樣的解釋),但如果忘了葉堂所宗的徐大椿在《樂府傳聲》裡把正音擺在口法之前,音都不分陰陽唱配譜成一樣,則如果還襲錯而只是把口法唱的更加婉轉流俐,那不就像他們的始祖葉堂把基腔亂改,把原有的曲牌變成一首變調的曲牌,葉派唱口也是把崑歌唱的華麗起伏跌宕,但卻不是在唱崑曲,而是崑曲風的自創曲而已.所以後世宗葉堂的,不論是把葉堂納書楹曲譜交給家班的曲師去編遏雲閣曲譜的王錫純(還好曲師李秀雲還有些專業曲師的良心,沒有完全聽主人的指示,把葉堂納書楹全部照抄,還是有不少還依從魏氏的腔格),或不明崑曲造腔之理,若連只從曲譜之表面,對於葉堂的陰陽八聲都錯誤百出都沒有能力分辨的話.只能歎崑曲衰世而無奈了.而自此可以看出像李斗《揚州畫舫錄》裡的吹捧葉堂『四聲陰陽,毫釐不差』.己有資格可以成為崑曲史上最大笑話,不過此處雖遏雲閣及粟廬襲之,而集成劉富樑即發現葉堂陰陽八聲之誤,把『湯』改配成Do,那就正確了;『院』為去聲字,葉堂配陰平聲位上了,遏雲閣、粟廬襲之俱誤,集成己改正;『黃昏』基腔在Do,葉堂擅移低音La,遏譜及粟廬俱沿之而皆誤,集成己改正;其他比對前兩隻九宮大成譜例而收於本曲譜內的『金縷唱』三字、『巘』字』『幾』字,也可以看出這些字的葉譜及諸譜之有誤處,今皆為正之.

第二隻的【節節高】的去聲字『下』字不是襯字,且又在板上
(板上的字的配腔尤其重要,決不可舛律,因為板上的音是曲牌骨幹音,即基腔中的骨幹),葉堂譜在陰平聲位上,各譜俱襲誤未審;『開』基腔在La,葉堂擅移至Re;『重歡』二字,上一字為陽平聲,次一字為陰平聲,但葉堂配的正腔〔指不含連綴音〕都是Mi,顯然也是一個明顯陰陽不分,四聲不別的葉堂所常犯的毛病,但各譜俱照抄而沒有分辨出這種陰陽八聲的錯誤.『宮裡把笙』四字,則是李秀雲憑專業判斷葉堂的亂移基腔,而予以依魏崑腔之聲腔格律改回正確腔之例;粟廬從之,但集成及與眾曲譜照抄納書楹反而承誤.(劉有恒)

 

 (正确的校正后的曲谱见《天禄阁曲谱》正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o 的頭像
    lino

    乘著Youtube歌聲的翅膀 (各類音樂/崑曲/歌劇/戲曲/中國音樂史部落格)

    l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