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清《中原音韻‧作詞十法》及按語

凡作樂府,古人云:『有文章者謂之樂府。』如無文飾者,謂之俚歌,不可與樂府共論也。又云:『凡作樂府,切忌有傷於音律。』且如女真【風流體】等樂章,皆以女真人音聲歌之,雖字有舛訛,不傷于音律者,不為害也。大抵先要明腔,後要識譜,審其音而作之,庶無劣調之失。而知韻,造語,用事,用字之法,名人詞調可為式者,並列于後。(今按:元曲為依腔填詞,每一曲牌的唱腔皆固定,而作詞者,必須『審』各曲牌的唱腔,才能夠把詞填好,故周德清指出,一定要『審其音而作之』,即指一定要審度該一曲牌的唱腔旋律,才填入曲辭。此作詞十法的內涵的根本所在)

●一作詞十法:

一、知韻:(無入聲,止有平上去三聲。) 
  平聲:有陰有陽;入聲作平聲,俱屬陽。
  上聲:無陰無陽;入聲作上聲亦然。
  去聲:無陰無陽;入聲作去聲亦然。

二、造語:
  可作樂府語、經史語、天下通語。
  未造其語,先立其意;語意俱高為上。短章辭既簡,意欲盡。長篇要腰腹飽滿,首尾相救。造語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則迂,不文則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聳觀,又聳聽,格調高,音律好,襯字無,平仄隱。(今按:所謂襯字無,是作元曲小令或散套,不要使用襯字,以免使曲牌旋律因配合襯字而需騰挪音值以插入多出的襯字,以致多出工尺,使旋律不純)
  不可作俗語、蠻語、嗑語、市語。
  方語,各處鄉談也。
  書生語:書之紙上,詳解方曉,歌則莫知所云。
  譏誚語:諷刺,古有之,不可直述,託一景,託一物,可也。
  全句語:短章樂府,務頭上不可多用全句,還是自立一家言語為上。全句語者,惟傳奇中務頭上,用此法耳。(今按:指出『傳奇』即元雜劇寫作劇本時,可以於務頭句,即,曲牌裡旋律最高潮處,使用全句語;短章樂府不可多用)
  枸肆語:不必要上紙,但只要好聽。俗語、謔語、市語皆可。前輩云:『街市小令,唱尖新茜意,成文章曰樂府。』是也。樂府小令兩途,樂府語可入小令,小令語不可入樂府。
  張打油語:吉安龍泉縣水渰米倉,有于志能號無心者,欲縣官利塞其口,作【水仙子】示人,自謂得意。末句云:『早難道水米無交。』觀其全集,自名之曰樂府,悉皆此類。士大夫評之曰:『此乃張打油乞化出門語也,敢曰樂府。』作者當以為戒。
  雙聲疊韻語:如『故國觀光君未歸』是也。夫樂府貴在音律瀏亮,何乃反入艱難之鄉。此體不可無,亦不可專意作而歌之,但可枸肆中白念耳。
  六字三韻語:前輩《周公攝政》傳奇【太平令】云:『口來豁開兩腮。』《西廂記》【麻郎么篇】云:『忽聽一聲猛驚』、『本宮始終不同』。韻脚俱用平聲,若雜一上聲,更屬第二著,皆于務頭上使。近有【折桂令】,皆二字一韻,不分務頭,亦不喝采,全淳則已;若不淳,則句句急口令矣,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殊不知前輩止於全篇中務頭上使,以別精粗,如眾星中顯一月之孤明也,可與識者道。(今按:每隻曲牌有一至多處的旋律高潮處,此時,六字三韻的韻脚平仄相雜者可用,因為,一如周德清指出,元曲的依腔填詞,實樂曲重於文辭平仄,其最顯明處即在務頭,因為曲牌旋律高潮處,故周德清指出,用俊語時連平仄皆可不講究,故有以上『止五全篇務頭上使』之語)
  語病:如達不著王母機,有答之曰:『燒公鴨亦可』。但此之類切忌。
  語澀:句生硬而平仄不好。
  語粗:無細膩俊美之言。
  語嫩:謂其言太弱,既庸且腐,又不切當,鄙猥小家,而無大氣象也。

三、用事:明事隱使,隱事明使。

四、用字:
  切不可用生硬字、太文字、太俗字。
  襯[拈+瓦]字:套數中可摘為樂府者能幾,每調多則無十二三句,每句七字而止,却用襯字加倍,則刺眼矣。倘有人作出協音俊語,無此節病,我不及矣。緊戒勿言,妄亂板行。【塞鴻秋】末句本七字,有云:『今日箇病懨懨剛寫下兩箇相思字』,却十四字矣。此何等句法,而又託名於時賢,沒興遭此誚謗,無為雪寃者,已辨於《序》。

五、人聲作平聲:施於句中,不可不謹,皆不能正其音。
『澤國江山人戰圖』:第一『澤』字,無害。
『紅白花開烟雨中』:第二『白』字。
『瘦馬獨行真可哀』:第三『獨』字,若施于『仄仄平平仄仄平』之句則可,施于他調皆不可。
『人生七十古來稀』:第四『十』字。
『點溪荷葉疊青錢』:第五『疊』字。
『劉項元來不讀書』:第六『讀』字。
『鳳凰不共雞爭食』:第七『食』字。

六、陰陽:
  用陰字法:【點絳唇】首句,韻脚必用陰字。試以『天地玄黃』為句歌之,則歌『黃』字為『荒』字,非也;若以『宇宙洪荒』為句,協矣。蓋『荒』字屬陰,『黃』字屬陽也。(今按:有陰陽之用誤,而唱來即唱不準字的問題,即是依腔填詞之故,旋律早已成就,如今按放單字,故必得明腔及識譜,擺下字去,還要會試唱,聽一聽旋律適合配搭的是有陰平或陽平)
  用陽字法:【寄生草】末句七字內,第五字必用陽字。以『歸來飽飯黃昏後』歌之,協矣;若以『昏黃後』歌之,則歌『昏』字為『渾』字,非也。蓋『黃』字屬陽,『昏』字屬陰也。

七、務頭:要知某調某句某字是務頭,可施俊語于其上。後註于《定格》內。(今按:因為務頭是純音樂唱腔旋律中的事,不是陰陽平仄的事,每隻曲牌的旋律早已固定,其曲子的旋律高潮亦早已知之,作詞者必得知音,則一聞曲牌的唱腔,即知旋律高潮處是哪一句至哪幾句,最高潮又或是在該句的某字上,此即周德清於《定格》內指出某曲牌於哪句或句中哪一字是務頭的根源上。故務頭論了幾百年,知元曲為『依腔填詞,一定不易』(明‧黃佐《樂典》),務頭純為音樂唱腔上的高潮處,即是務頭二字的解答,若知元曲係依腔填詞及知樂能領悟一首音樂的何處是高潮所在者,務頭實不難解)
 
八、對耦:逢雙必對,自然之理,人皆知之。
  扇面對:
   【調笑令】:第四句對第六句;第五句對第七句
   【駐馬聽】:起四句是也。
  重疊對:

   【鬼三臺】:第一句對第二句;第四句對第五句;第一第二第三句,却對第四第五第六句是也。
  救尾對:
   【紅繡鞋】: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為三對。
   【寨兒令】;第九句、第十句、第十一句,為三對。

九、末句:詩頭曲尾是也。如得好句,其句意盡可為末句。前輩已有『某調末句是平煞,某調末句是上煞,某調末句是去煞』。照依後項用之。夫平仄者,平者平聲,仄者上去聲者也。後云『上』者,必要上;『去』者,必要去;『上去』者,必要上去;『去上』者,必要去上;『仄仄』者,上去、去上,皆可;上上、去去,若得迴避,尤妙。若是造句且熟,亦無害。
  去上:去平屬第二著,切不可上平:【慶宣和】。
  仄平平:【雁兒】(按,原下方尚有『落』,為衍字,應刪)、【漢東山】 
  平去平:平去上屬第二著:【山坡羊】、【四塊玉】。 
  仄仄平平:【折桂令】、【水仙子】、【殿前歡】、【喬木查】、【普天樂】
  平平去上:【醉太平】。 

  仄仄仄平平:【金盞兒】、【賀新郎】、【喜春來】、【滿庭芳】、【小桃紅】、【寨兒令】、【小梁州】、【賞花時】。 
  平平上去平。仄平平去平亦可:【呆古朶】、【牧羊關】、【德勝令】 
  仄平平去平:【喬牌兒】。 
  上平平去平:【凭闌人】。 
  仄平平去上:【紅繡鞋】、【黃鍾尾】。 
  仄仄平平去。上聲屬第二著:【醉扶歸】、【迎仙客】、【朝天子】、【快活三】、【四換頭】、【慶東原】、【笑和尚】、【白鶴子】、【堯民歌】、【碧玉簫】、【端正好】、【步步嬌】。
  仄仄仄平平:【新水令】、【胡十八】。
  平平去平上:【越調尾】、【離亭宴】(歇指鴛鴦煞)。
  平平仄仄平平:【天淨沙】、【醉中天】、【調笑令】、【風入松】、【祆神急】。
  仄平平仄平平去:【落梅風】、【上小樓】、【夜行船】、【撥不斷】、【賣花聲】。
  平仄仄平平平去:【太平令】。
  平仄仄平平去上。去平屬第二著。【村裏迓鼓】、【醉高歌】、【梧葉兒】、【沉醉東風】、【願成雙】、【金蕉葉】。
  平平仄仄仄平平:【賺煞尾聲】、【採茶歌】。
  平平仄平平去平:【攪箏琶】。
  平去仄平平去上:【江兒水】。
  平平仄仄平平去。上聲屬第二著:【寄生草】、【塞鴻秋】、【駐馬聽】。
  仄仄平平去平上:正宮、中呂、雙調【尾聲】

十、定格:四十首
仙呂
  【寄生草】《飲》:『(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糟醃兩箇功名字。醅渰千苦興亡事。麵埋萬丈虹蜺志。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評曰:命意、造語、下字,俱好。最是『陶』字屬陽,協音;若以『淵明』字,則『淵』字唱作『元』字。蓋『淵』字屬陰。『有甚』二字上去聲,『盡說』二字去上聲,更妙。『虹蜺志』、『陶潛是』,務頭也。(今按:『虹蜺志』、『陶潛是』為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醉中天】:『疑是楊妃在。怎脫馬嵬災。曾與明皇捧硯來。美臉風流殺。叵奈揮毫李白。覻著嬌態。(灑)松煙點破桃腮。』評曰:體詠最難,音律調暢。『捧硯』、『點破』,俱是上去聲,妙。第四句、末句,是務頭。。(今按:第四句、末句,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醉扶歸】《禿指甲》:『十指如枯筍。和袖捧金樽。搊殺銀箏字不真。揉癢天生鈍。縱有相思淚痕。索把拳頭搵。』評曰:『筍』字若得去聲字,好。『字不』二字,去上聲,便不及前詞音律,餘無玼。第四句、末句,是務頭。(今按:第四句、末句,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雁兒】:『(你有)出世超凡神仙分。一抹絛,九陽巾。君。(敢)做(箇)真人。』評曰:此調極罕,伯牙琴也。妙在『君』字屬陰。
  【一半兒】《春粧》:『自將楊柳品題人。笑撚花枝比較春。輸與海棠三四分,再偷勻。一半兒胭脂一半兒粉。』評曰:一樣八首,臨川陳克明所作,俊詞也。此調作者雖眾,音律猶先。
  【金盞兒】《岳陽樓》:『據胡牀。對瀟湘。黃鶴送酒仙人唱。主人無量醉何妨。(若)捲簾邀皓月,(勝)開宴出紅粧。(但)一尊留墨客,(是)兩處夢黃梁。』評曰:此是《岳陽樓》頭摺中詞也。妙在七字『黃鶴送酒仙人唱』,俊語也。况『酒』字上聲,以轉其音,務頭在其上。有不識文義,以『送』為齎送之義,言黃鶴豈能送酒乎,改為對舞。殊不知黃鶴事,仙人用榴皮畫鶴一隻,以報酒家,客飲撫掌,則所畫黃鶴,舞以送酒。初無雙鶴,豈能對舞。且失飲酒之意,『送』者如吳姬壓酒之謂。甚矣,俗士不可醫也。(今按:七字句的『黃鶴送酒仙人唱』的『酒』字,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中呂
  【迎仙客】《登樓》:『(雕簷)紅日低。(畫楝)綵雲飛。十二玉闌天外倚。望中原,思故國。感慨傷悲。一片鄉心碎。』評曰:妙在『倚』字上聲起音,一篇之中,唱此一字。况務頭在其上。『原』、『思』字屬陰,『感概』上去,尤妙。【迎仙客】累百,無此調也。美哉德輝之才,名不虛傳。(今按:七字句的『十二玉闌天外倚』的『』字,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朝天子】《廬山》:『早霞。晚霞。粧點廬山畫。仙翁何處鍊丹砂。一縷白雲下。客去齋餘,人來茶罷。(歎)浮生指落花。楚家。漢家。做了漁樵話。』(今按:四字句的『人來茶罷』的『』字,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紅繡鞋】《隱士》:『歎孔子嘗聞俎研。(羨)嚴陵不事王侯。百尺雲帆洞庭秋。(醉呼)元亮酒。(懶上)仲宣樓。功名不掛口。』評日:二詞對偶、音律、語句、平仄,俱好。前詞務頭在『人』字,後詞妙在『口』字上聲,務頭在其上。知音傑作也。(今按:四字末句『功名不掛口』的末字的『』字,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普天樂】《別友》:『浙江秋,吳山夜。愁隨潮去。恨與山疊。鴻雁來,芙蓉謝。冷雨青燈讀書舍。怕離別可早離別。今朝醉也。明朝去也。留戀些些。』評曰:妙在『芙』字屬陽。取務頭。造語、音律、對偶、平仄,皆好。看他用『疊』字與『別』字,俱是入聲作平聲字,下得妥帖,可敬。『冷雨』二字,去上為上,平上、上上、上去次之,去去屬下著。『讀書舍』方是別友也。又第八句是務頭。『也』字上聲,妙。(今按:第八句『怕離別可早離別』,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喜春來】《春思》:『閑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和燕子泥。綠窗蝶夢覺來遲。誰喚起。簾外曉鶯啼。』評曰:『調』字、『遲』字,俱屬陽,妙。『蜜』字去聲,好,切不可上聲。但要『喚』字去聲,『起』字平、上,皆可。
  【滿庭芳】《春晚》:『知音到此。舞雩點也,修褉羲之。海棠春已無多事。雨洗胭脂。誰感慨蘭亭古紙。自沉吟桃扇新詞。(急管)催銀字。哀絃玉指。忙過賞花時。』評曰:此一詞,取其平仄庶幾。若『此』字是平聲,屬第二著。喜『羲』字屬陰,妙。可惜第四第五句上下失粘。妙在『紙』字上聲起音,『扇』字去聲取務頭。若是『紙』字平聲,屬第二著。『扇』字上聲,止可作【折桂令】中一對,多了『急管』二字,不成調,得一意結之方好。吁,今之樂府,難而又難,為格之詞,不多見也。(今按:『誰感慨蘭亭古紙。自沉吟桃扇新詞』從前句的末字『紙』開始,醞釀至次句的第四字『扇』,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十二月、堯民歌】《別情》:『(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椽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鎖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評曰:對偶、音律、平仄,語句,皆妙。務頭在後詞起句。
  【四邊靜】《西廂》:『今宵歡慶。軟弱鶯鶯可(曾)慣經。款款輕輕。燈下交鴛頸。端詳(著)可憎。好殺無乾淨。』評曰:務頭在第二句及尾。『可憎』,俊語也。(今按:第二句及尾,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醉高歌】《感懷》:『十年燕市歌聲。幾點吳霜鬢影。西風吹起鱸魚興。晚節桑榆暮景。』評曰:妙在『點』、『節』二字上聲起音。務頭在第二句及尾。(今按:『幾點吳霜鬢影』的『點吳霜鬢影』及末句『晚節桑榆暮景』的『節桑榆暮景』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南呂
  【四塊玉】:『買笑金。纏頭錦。得遇知音可人心。怕逢狂客天生沁。紐死鶴,劈碎琴。不害磣。』評曰:『纏』字屬陽,妙。對偶、音律,俱好,詞也可宗。務頭在第二句及尾。
  【罵玉郎、感皇恩、採茶歌】《得書》:『長江有盡思無盡。(空)目斷楚天雲。人來得紙真實信。親手開,在意讀,從頭認』。『織綿廻文。帶草連真。意誠實,心想念,話慇懃。佳期未准。愁黛長顰。怨青春。捱白晝,怕黃昏』。『敍寒溫。問緣因。斷腸人憶斷腸人。錦字香粘新淚粉。彩箋紅漬舊啼痕。』評曰:音律、對偶、平仄,俱好。妙在『長』字屬陽。『紙』字上聲起首,務頭在上,及【感皇恩】起句,至『斷腸』句上。(今按:【罵玉郎】的『人來得紙真實信』的『紙真實信』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感皇恩】則務頭在『起句』的『織綿廻文』上,而【採茶歌】的務頭則在『斷腸人憶斷腸人』句上;而周德清此處的文字,前人已指出恐有脫漏,今正其義之。此三曲牌的如上所指出的務頭處,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正宮
  【醉太平】《感懷》:『(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水晶丸人麵糊盆。(纔)粘拈便滾。文章糊了盛錢囤。門庭改做迷魂陣。清廉貶人睡餛飩。葫蘆(提)倒穩。』評曰:『窘』字若平,屬第二著。平仄,好。務頭在三對,末句收之。(今按:『文章糊了盛錢囤。門庭改做迷魂陣。清廉貶人睡餛飩』三對句,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而且持續至末句『收』(束)之,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塞鴻秋】《春怨》:『(腕)冰消鬆却黃金釧。(粉)脂殘淡了芙蓉面,(紫)霜毫蘸濕端溪硯。斷腸(詞)寫在桃花扇。風輕柳絮天。月冷梨花院。(恨)鴛鴦不鎖黃金殿。』評曰:音律瀏亮,貴在『却』、『濕』二字上聲,音從上轉,取務頭也。韻脚若用上聲,屬下著,切不可以傳奇中全句比之。若得『天』字屬陽,更妙。『在』字上聲,尤佳。
 

商調
  【山坡羊】《春睡》:『雲鬆羅髻。香被鴛被。(掩)春閨一覺傷春睡。柳花飛。小瓊姬。一(片)聲雪下呈祥瑞。(把)團圓夢兒生喚起。誰。不做美。呸。却是你。』評曰:意度、平仄,俱好,止欠對耳。務頭在第七句至尾。(今按:第七句『(把)團圓夢兒生喚起』至末句,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梧葉兒】《別情》:『別離易,相見難。何處鎖雕鞍。春將去,人未還。這其間。殃及殺愁眉淚眼。』評曰:如此方是樂府。音如破竹,語盡意盡,冠絕諸詞。妙在『這其間』三字,承上接下,了無瑕疵。『殃及殺』三字,俊哉語也。有言六句俱對,非調也。殊不知第六句止用三字,歌至此,音促急,欲過聲以聽末句,不可加也。兼三字是務頭。字有顯對展才之調。『眼』字上聲,尤妙。平聲屬第二著。(今按:周德清於此曲牌,明確解釋了這隻元曲【梧葉兒】曲牌的唱腔,其之固定的旋律,在第六句,字格為三字句(此處為『這其間』)時,此曲牌的固定唱腔是處於旋律的『音促急』,他提到,有人主張第六句,一如第三句,要作對句,即亦用五字句,但周德清指出,此曲牌逢此句已是旋律急促,不能有容『過聲』(把多出的字插入到快速唱腔內)的餘地,故而塞不下五個字,而三字句的『這其間』正是務頭處,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越調
  【天淨沙】《秋思》:『枯籐老樹昏雅。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評曰:前三對,更『瘦馬』二字去上,極妙。秋思之祖也。
  【小桃紅】《情》:『斷腸人寄斷腸詞。詞寫心間事。事到頭來不自由,自尋思。思量往日真誠志。志誠是有。有情誰似。似掩那人兒。』評曰:頂真,妙。且音律諧和。
  【凭闌人】《章臺行》:『花陣贏輸隨鏝生。桃扇炎涼逐世情。雙郎空藏瓶。小卿一塊冰。』評曰:陣有贏輸,扇有炎凉,俊語也。妙在『小』字上聲,務頭在上。『鏝』、『世』二字去聲,皆妙。(今按:末句『小卿一塊冰』的『小』字,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寨兒令】《漁夫》:『烟艇閑。兩簑乾。漁翁醉醒江上還。啼鳥關關。流水潺潺。樂似富春山。數聲柔櫓江灣。一鉤香餌波寒。回頭觀兔魄,失意放魚竿。看。流下蓼花灘。』評曰:緊要在『兔魄』二字,去上取音,且『看』字屬陰,妙。『還』字平聲,好。若上聲紐,屬下下著。
  

雙調

  【沉醉東風】《漁夫》:『(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隄紅蓼灘頭。(雖無)烈頸交。(却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評曰:妙在『楊』字屬陽,以起其音,取務頭。『殺』字上聲,以轉其音。至下『戶』字去聲,以承其音。緊在此一句,承上接下,末句收之。『刎頸』二字,若得上去聲,尤妙。『萬』字,若得上聲,更好。(今按:『(綠)楊隄紅蓼灘頭。(雖無)烈頸交。(却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的『楊』字上是務頭之始,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開始處,此曲牌的固定旋律到了『殺』字處,為曲牌的固定的旋律有著『轉其音』的表現,而至『戶』字處,固定旋律於此又是『承其音』,而旋律高潮的氣勢直到『末句』,才收束,於務頭期間應擺放俊語,尤其於旋律最高潮處,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落梅風】《切鱛》:『金刀利。錦鯉肥。更那堪玉葱纖細。若得醋來風韻美。試嘗著這生滋味。』評曰:第三句承上二句,第四句承上三句,生末句。緊要『美』字上聲為妙,以起其音,切不可平聲。『錦鯉』二字,若得上去聲,尤妙。
  【撥不斷】《隱居》:『利名竭。是非絕。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墻頭缺。竹籬茅舍。』評曰:務頭在三對,急以尾收之。(今按:『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墻頭缺』三對句,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此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棊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評曰:賦者甚多,但第二句第五字第六字,及『棊末』二字,並『二老』二字,但得上去為上,平去次之,平上,下下著。惜哉此詞,語好而平仄不稱也。
  【慶東原】《奇遇》:『參旗動,斗柄挪。(為)多情攬下風流禍。眉攢翠娥。裙拖綘羅。襪冷淩波。(耽)驚怕萬千般,(得)受用些兒箇。』評曰:『冷』字上聲,妙,務頭在上。轉急以對收。『斗柄』二字上去,妙。【落梅風】得此起二句平仄,尤妙。(今按:『襪冷淩波』句的『冷』字處,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而旋律於此開始『轉急』,而收束於末二句的『(耽)驚怕萬千般,(得)受用些兒箇』的對句,故於務頭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雁兒落、德勝令】《指甲摘》:『宜將鬪草尋。宜把花枝浸。宜將繡線勻。宜把金針絍』。『宜操七絃琴。宜結兩同心。宜託腮邊玉,宜圈鞋上金。難禁。(得)一搯通身沁。知音。(治)相思十箇針。』評曰:俊詞也。平仄、對偶、音律,皆妙。務頭在【德勝令】起句。頭字要屬陽,及在中一對後,必要扇面對,方好。(今按:【德勝令】起句的宜操七絃琴』句,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殿前歡】《醉歸》:『醉歸來。入門下馬笑盈腮。笙歌接至朱簾外。夜宴重開。十年前一秀才。黃虀菜。打(熬)做文章伯。江湖氣慨。風月情懷。』評曰:妙在『馬』字上聲,『笑』字去聲,『一』字上聲,『秀』字去聲。歌至『才』字,音促,『黃』字急接,且要陽字好。『氣慨』二字,若得去上,尤妙。三對者非也,自有三對之調。『伯』字若得去聲,尤妙。(今按:依周德清敘述,知此曲牌的固定旋律裡,到了『十年前一秀才』的『才』字處,曲調呈現『音促』)
  【慶宣和】《五柳莊》:『五柳莊前陶令宅。大似彭澤。無限黃花有誰戴。去來。去來。』評曰:妙在『彭』字屬陽,僅二十二字。愈字少,愈難作,五字絕句法也。佳詞,與【雁兒】同意。
  【賣花聲】《香茶》:『細研片腦梅花粉。新剝真珠豆蔻仁。依方修合鳳團春。醉魂清爽,舌尖香嫩。這孩兒那些風韻。』評曰:俊詞也,務頭在對起及尾。(今按:依周德清所說的『對起』,則『細研片腦梅花粉。新剝真珠豆蔻仁。依方修合鳳團春』及『醉魂清爽,舌尖香嫩』的起頭,再加上末句『這孩兒那些風韻』的結尾處,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清江引】《九日》:『蕭蕭五株門外柳。屈指重陽又。霜清紫蟹肥。露冷黃花瘦。白衣不來琴當酒。』評曰:『柳』、『酒』二字上聲,極是,切不可作平聲。曾有人用『拍拍滿懷都是春』,語固俊矣,然歌為『都是蠢』,甚遭譏誚。若用之于【攪箏琵】,以四字承之,有何不可。第三句切不可作仄仄平平,屬下著。

  【析桂令】《金山寺》:『長江浩浩西來。水面雲山,山上樓臺。山水相連,樓臺上下,天地安排。詩句就雲山失色。酒杯寬天地忘懷。醉眼睜開。回首蓬萊。一半雲遮,一半烟埋。』評曰:此詞稱賞者眾,妙在『色』字上聲,以起其音。平聲便屬第二著。平聲若是陽字,僅可,若是陰字,愈無用矣。歌者每歌『天地安排』為『天巧安排』、『失色』字為『用色』,取其便於音而好唱也。改此平仄,極是。然前引『雲山』、『天地』,後說『雲山失色』、『天地忘懷』。若此,則損其意,失其對矣。『安排』上『天地』二字。若得去上為上,上去次之,餘無用矣,蓋務頭在上。『失色』字若得去上為上,餘者風斯上矣。若全句是平平上上,歌者不能改矣。嗚呼,前輩尚有此失,後學可不究乎。(今按:『天地安排』句的『天地』二字,是此曲牌唱腔旋律最高潮處,應擺放俊語,則文字結合音樂,輔成其美)
  
套數
雙調【夜行船】《秋思》:『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昨日春來,今朝花謝。急罰盞夜筵燈滅。

【喬木查】秦宮漢闕。(做)蓑草牛羊野。不恁漁樵無話說。(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慶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傑。鼎足雖堅半腰折,魏耶。晉耶。

【落梅風】天教富,不待奢。無多時好天良夜。看錢奴硬將心似鐵。空辜負錦堂風月

【風入松】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曉來清鏡添白雪。上牀和鞋履相別。莫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就粧呆。

【撥不斷】利名竭,是非絕。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牆頭缺。竹籬茅舍。

【離亭宴煞】(指雙鴛鴦煞尾聲)蛩吟一覺纔寧貼。雞鳴萬事無休歇。(爭名利)何年是徹。(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攘攘)蠅爭血。(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人生)有限杯,(幾箇)登高節。囑付(俺)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評曰:此詞乃東籬馬致遠先生所作也。此方是樂府。不重韻、無襯字、韻險、語俊。諺曰百中無一,余曰萬中無一。看他用『蝶』、『穴』、『傑』、『別』、『竭』、『絕』字,是入聲作平聲。『闕』、『說』、『鐵』、『雪』、『拙』、『缺』、『貼』、『歇』、『徹』、『血』、『節』字,是入聲作上聲。『滅』、『月』、『葉』,是入聲作去聲。無一字不妥,後輩學法。(今按語,由劉有恒補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o 的頭像
    lino

    乘著Youtube歌聲的翅膀 (各類音樂/崑曲/歌劇/戲曲/中國音樂史部落格)

    l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