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被用手法偽造成『清鈔本』所謂魏良輔的《南詞引正》

 

1957年被所謂江南訪書時發現的魏良輔的《南詞引正》是『清鈔本』,一票所謂學者專家如是說。

 

精於作偽的學者,必定得對於作偽之作的不為人識破,必須要做到的初級入門的體認,就是凡是作偽古書,首先就會把假學者面目予以嘲弄的第一入手,就是要知道古人的避諱。

 

如果,作偽高手要作偽古書,如果他想設定此書是被功夫不高的人認為是清初康熙時的古書,因為康熙名字玄燁裡有一常用的『玄』字那就把偽書裡凡是遇到『玄』字都改成『元』字之屬(『燁』少用,但如遇到仍須改字)。如果想設定此書是清初雍正時的古書,因為雍正名字胤禛裡有的『胤』字那就把偽書裡凡是遇到『胤』字都改成『允』字,而『禛』字改成『禎』或『正』之屬。如果他想設定此書是清初乾隆時的古書,因為乾隆名字弘曆,那就把偽書裡凡是遇到『弘』字都改成『宏』字,遇『曆』字改『歷』字之屬。那麼,後世不明究理的人,想要識別古書時代,就會照此方法一用,如此偽書就可以渡上真金。被後世淺學之士認為是清初某位皇帝時的出世的。而《南詞引正》的作偽者就是此方面高手,於是就耍弄了一計,像是後來一堆學界人士紛紛入甕,間接成了作偽者的幫兇,為犯偽造罪的分子開脫近一甲子了。

 

1961年,錢南楊於1961年第78兩期合刋的《戲劇報》上發表《南詞引正校注》時,路工於錢文後,又附上一篇《魏良輔和他的著作南詞引正》路工就已在其文內指出:『我所根據的是清初抄本《真迹日錄》的完全本』。像謝國禎於北京圖書館2002年出版路工所藏的《真蹟日錄》的跋文裡指出的:『此書鈔本『玄』字避諱,『弘』字不避諱,確為清乾隆間舊鈔本。』台灣學者汪詩佩於〈再論顧堅與崑山腔之始──兼論《南詞引正》的疑點〉(2005)一文,於此處指出謝國禎連斷避諱都還斷錯的學術過犯:『若諱玄字非弘字,鈔本年代應為康熙時期才是』。

 

按,此位作偽高手的趙萬里,於中國古書版本方面為翹楚人物。在偽文《南詞引正》寫作的19571960年之間之前,趙萬里就在1956年,到中國書店演講,報告了他是如何回收殘書及修補古書,而可以在修復過程裡整舊如舊的原則。

 

1957年出發前的19561126日,在上海與鄭振鐸等人到長江劇場看了崑曲,包括了白雲生唱的《長生殿‧驚變》及俞振飛的《長生殿‧埋玉》。對魏良輔的所創的崑曲又加深了印象。

 

在偽文《南詞引正》寫作的19571960年之間,就在1958年的時候,趙萬里尚到北京新華書店和中國書店合辦的古舊書業務學習班上教課,對於從宋代到清代的刻本或寫本,甚至各時各地的刻書風格、刻工、行款、用紙等特徵,都一一有所講授。

 

一如吾人前所指出,一位有根柢的作偽者,一定知道可以讓淺學之士認為是真本,而且還死命以為是清初某帝時的鈔本,最淺近的方面就是在製造偽書時,在避諱字上動手脚即可。況且,趙萬里不只知道如何分辨清鈔本,也知道如何復舊如舊,也就是,可以在修補古書時,應該使用何種加工過的紙,把新補寫或補貼的手鈔新頁,讓它看起來就像是清初的鈔本一樣的復舊如舊,這種功夫,在像是在其如深宮外人不得入的閉鎖的北京圖書館的善本室裡,一人獨力就可以有器材,有紙張,有道具,拿來一用一製,利用別人下班時間,獨自一人就可以閉室造出《南詞引正》,天時、地利、人和皆備,造偽所需皆可求備於其一人了。

 

因此,後之學者,全都落入此一復舊如舊,或改新如舊的版本專家之手的小技之中,被耍得團團轉。當1961年偽文公佈後,趙萬里看着紅塵一票學者專家,個個中其圈套,把其仿製品,當成真品發表一堆文章亂捧時,看着凡世眾呆們的不學而無辨偽之術,而心中不知有多麼的高人一等的快樂了。(劉有恒,台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o 的頭像
    lino

    乘著Youtube歌聲的翅膀 (各類音樂/崑曲/歌劇/戲曲/中國音樂史部落格)

    l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