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崑曲鼻祖魏良輔大捧弋陽腔?

──偽跡昭然若揭的魏良輔的《南詞引正》大捧弋陽腔

 

明末的沈寵綏,於《度曲須知•曲運隆衰》談到魏良輔時所說:『嘉隆間有豫章魏良輔者,流寓婁東鹿城之間。生而審音,憤南曲之訛陋也,盡洗乖聲,別開堂奧。』

不過,沈寵綏這位離魏良輔時代不遠的曲家他錯了,因為,1960年在內地出現了吳新雷、葉德基(路工)、蔣星煜這些人所互相同意而由這些人的公認為,而如同當時風尚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放之下,所放出的猶如衛星般的最新學術偉業的魏良輔的《南詞引正》裡,魏良輔大大讚美了弋陽腔,認為唱弋陽腔『會唱者頗入耳』。那麼,如此讚美『南曲』裡的弋陽腔的魏良輔,怎會一如明末沈寵綏所說的『憤南曲之訛陋也』?

沈寵綏必有錯,因為,1960年新出世,藉由以上這些官、學界公認的魏良輔《南詞引正》裡魏良輔,好像魏良輔他也穿上了1950年時代的新思想,認為人民之聲的弋陽腔要大大頌揚一番,來符合崑曲也要有和人民站在一起,擺脫1950年一直被認為崑曲是封建地主階級的墮落玩意兒的地位的原罪的當日的風尚習慣。因為,就在發現了魏良輔《南詞引正》,而因著背負着封建地主階級玩物喪志的原罪的崑曲,及崑曲其鼻祖魏良輔身上的原罪,就由魏良輔親自上場,來向中國人宣佈了崑曲鼻祖是具有人民性的,因為,就出自於他的筆下的《南詞引正》,就向中國人宣告:我崑曲鼻祖魏良輔此人,是十分尊重南曲裡的民間腔系的弋陽腔的,所以寫出了讚美弋陽腔『會唱者頗入耳』,無形上暗合於1950年後對於弋陽腔等腔系的推崇的富人民的草根性,可以想見,魏良輔預知1950年新中國將成立,於是先寫下此文,向新中國交心。

 

當然,那位憑猜測之下寫文的,朱彝尊在其《靜志居詩話》言:「時邑人魏良輔能喉轉音聲,始變弋陽、海鹽故調為崑腔,伯龍填《浣紗記》付之。」裡面有二項錯誤,和其是聲腔門外漢,而道聽塗說,隨筆亂寫有關。因為此段文字,雖後世戲曲及崑曲學界,不分清紅皂白,隨意當成史料來用,不過,其中,『弋陽』腔是『可隨心入腔』的本質,和海鹽腔一步一趨於曲律,不得拗嗓的本質,天差地遠,怎麼能夠被魏良輔都拿來取用,改造成崑山腔。因為,吾人於《崑曲史料與聲腔格律》(台北:城邦印書館,2015年)一書裡,多篇內容都詳盡分析及說明了,崑山腔是在海鹽腔的固定唱腔上,也可以用朱彝尊所說的『海鹽故調』,來『轉音』而創出的『新聲』,故朱彝尊文裡的『弋陽』二字為臆測之辭,應刪。而且,魏良輔又早於《浣紗記》成書前已去逝(按:詳見筆者上引書:〈崑曲鼻祖魏良輔逝於萬曆元年以前小考〉),又怎會『伯龍填《浣紗記》付之』,所以朱彝尊隨意塗鴨之文,今世學者當個文抄,隨便抄,無怪乎不少戲曲類學術著作的質量等同稗官野史,無甚可讀性。

 

不過,由吾人所發現的1960年被拱出擡面的魏良輔的《南詞引正》,實具有1950年代的人具有的政治警覺性,當然,亦知,所謂魏良輔的《南詞引正》,及行文構思必出自於對於弋陽腔等時代所尊崇的草根性深有體會,及從事於戲曲及民俗曲藝方面研究的學者,和葉德基及蔣星煜等研究範圍正相符合的當日的學人圈裡的一分子。(劉有恒,台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o 的頭像
    lino

    乘著Youtube歌聲的翅膀 (各類音樂/崑曲/歌劇/戲曲/中國音樂史部落格)

    l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